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

夏日防曬作戰,你知道曬黑也分兩種?


夏天臺灣人最在意的,就是防曬美白了,不小心曬了一天太陽,就烤焦了,但是幾十分鐘內真的就會產生黑色素嗎?其實曬黑也分兩種,不可不知道。

立即性曬黑

  • 幾分鐘內發生
  • 最大程度發生在幾分鐘到幾小時內
  • 膚色較深的人,變黑的反應較明顯
  • 24小時內消失
  • 黑色素小體重新分布,但數量還沒增加
  • 不改變長期皮膚對紫外線的保護力

延遲性曬黑

  • 3-4天後才發生
  • 10-28天後到達高峰
  • 持續數周才消退
  • 黑色素細胞增生,黑色素小體數量和運輸都增加
  • 增加皮膚對紫外線的保護力


所以去海邊玩一天,回來立刻曬黑,大多是暫時性的,但接下來幾天後,發生的延遲性變黑,就沒有那麼快能白回來了。
其實膚色變黑,也是身體為了保護你避免受到紫外線傷害的機制之一,但是臺灣的紫外線真的太常超標了,還是建議大家做好防曬避免曬傷!

---
蔡醫師門診時間
https://register.cgmh.org.tw/RMSTimeTable.aspx?dpt=83800A

喝咖啡可以預防黑色素癌嗎


喝咖啡與癌症的關係,有很多不同的研究,除了咖啡的成分,咖啡入口的溫度等也都可能有影響,因為不是腫瘤科專家,無法給出建議,但是我們可以看看這篇,討論黑色素癌與喝咖啡的系統性研究。

這篇發表在2016年美國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的系統性回顧:

Coffee Consumption and Melanoma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

DOI 10.1007/s40257-015-0165-1

本篇論文納入了13個美國和歐洲的研究,包含927,173個實驗參予者,先說結論,整體而言,規律喝咖啡的人,黑色素癌發生率較低,相對風險(relative risk)是0.75 (95 % 信賴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 是0.63–0.89),達到統計顯著性p = 0.001。



而喝低咖啡因咖啡的族群,黑色素癌的相對風險是0.92 (95 % 信賴區間 0.82–1.05,未達到統計顯著(p = 0.215)。

雖然看起來喝咖啡好像可以降低黑色素癌發生的相對風險,但要考慮這些被發表的研究可能有publication bias(出版偏差,有正面結果的研究比較可能被發表)。

另外是否防曬、是否抽菸等健康行為,對於黑色素癌可能更重要,請大家不要以為喝咖啡就不會得黑色素癌了 !

其他問題還有:每個單一研究的實驗對象都不一樣,包括性別、喝咖啡的量等有所不同,而且大多數的單一研究都沒有達到統計顯著性,所以整體來說,我個人會建議,雖然適量喝咖啡也許可以降低皮膚黑色素癌風險,但是其他健康行為更重要,此外也要注意咖啡豆/粉的新鮮,以及不要喝過燙的咖啡傷害口腔與食道黏膜。

希望各位咖啡愛好者都快樂健康地喝咖啡!

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

皮專考試系列: chemokine大表




modified from Fitzpatrick's dermatology 8th
除了課本的圖要念,希望大表一張就夠
chemokine真是考試噩夢

Receptor     細胞來源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作用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重要ligand

CCR 1
T,B,NK,DC,Mo
DCmonocyte移動
T cell表現多(IL-2)
MIP-1a (CCL3)
RANTES(5) MCP-3(7)
CCR 2
T,Mo
T cell移動
LC epidermis
Skin fibrosis (MCP-1)
MCP-1 (2)
MCP-3,4 (13)
CCR 3
Th2,K,Eo,Ba
Th2移動 allergic immune cell
Eotaxin (11)
CCR 4
T
Th2>Th1, CLA memory T
Atopic (TRAC在角質細胞)
TARC (17)
MDC (22)
CCR 5
T,Mo,DC
Th1, HIV-1

CCR 6
T,DC,B
Psoriasis ,Memory T

CCR 7
T,DC,B
melanoma
Naïve/central memory TLN
Mature DClymph
SLC(21)
ELC(19)
CCR 9
T, melanoma
Small bowel meta
Thymus expressed cytokine (25)
CCR 10
T,melanoma
T-cellepidermis
Melanoma在皮膚survive
CTACK (27)

CXCR 1,2
Neu,NK,endothelium
melanoma
招喚neutrophil(psoriasis表皮), 血管新生, melanoma growth factor

CXCR 3
T
Th1
CTCL被召喚Epidermis

CXCR 4
T,DC,Endothelium
melanoma
Major HIV-1
血管形成, melanoma去肺
SDF-1A,B (CXCL12)

CX3CR 1
T,NK,Mo,mast cell
發炎細胞Adhesionendothelium
Fractalkine (CX3CL1)

重要疾病

Psoriasis: CCR6, CXCR1/2
Th1: CCR5, CXCR3
Th2: CCR3, CCR4
Fibrosis: CCR2

不只圍棋alphaGO,皮膚科醫師也會被人工智慧(深度神經學習網路)取代?



2017年1月,最重要的科學雜誌之一Nature,刊出了一篇點名挑戰皮膚科醫師的文章:

Dermatologist-level classification of skin cancer with deep neural networks

Nature 
542,
 
115–118
 
 



既然都被Nature點名了,當然要讀一下這篇文章,2017年初人類頂尖高手群在網路圍棋被alphaGO殺成60連敗,那皮膚科醫師跟深度神經學習網路的電腦比賽,診斷皮膚癌,會不會也慘敗呢?

這篇文章的作者來自史丹佛大學的學者,有EE(電機)背景的,也有皮膚科醫師,皮膚癌是最容易使用視覺圖像診斷的癌症之一,包括臨床與病理切片,每個皮膚科醫師都經過訓練與學習,但這次我們遇到的對手是深度卷積神經網絡(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, CNN),這個深度神經網路透過學習相片與診斷,學習了2032種病的129450張臨床相片,人類代表則是21個通過美國皮膚專科醫師考試的皮膚科醫師。

考試的內容呢,主要是區分
1.惡性角質細胞腫瘤(keratinocyte carcinoma)和良性老人斑(seborrheic keratosis) 
2.惡性黑色素癌跟良性痣
這兩個考題確實是臨床皮膚科醫師最常遇到的問題,標準答案則根據病理切片結果決定。

考試的範例就像這樣,包括臨床照片和色素病灶的皮膚鏡照片。


考試結果:


紅色點點代表一個皮膚科醫師,綠色十字是皮膚科醫師的平均表現,藍色曲線是電腦學習網路的AUC線,可以看到,在上排人類和電腦表現非常接近,前兩項考試還算勢均力敵,但在診斷黑色素癌的皮膚鏡照片上,電腦的表現似乎還稍微略勝一籌...

下面三個圖則是,如果給電腦更多張相片考試(人類看這麼多張可能會累XD)可以得到更漂亮平滑的曲線,AUC可以達到0.94-0.96,真的非常恐怖!


這個經過學習的神經網路,診斷的功力和人類皮膚科醫師,至少有一樣的水準!甚至可能更超越人類診斷的敏感性/特異性。
(我恐怕要失業了 哭)

當然皮膚科醫師的價值不只是在看照片做診斷,我們還會詢問病史,做整體理學檢查,給予衛教以及安排適合病人的個人化治療計畫,

這篇短短的論文,給了我們輔助診斷工具的希望,也是個要提昇自己更多樣能力的警訊。


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

怎麼樣的人比較容易產生皺紋? 歐洲人種的大規模研究


老化最明顯的表現之一,大家時常在意應該是皺紋跟白頭髮!
皮膚科領域排名第一的期刊JID (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),最近有一篇大型研究,討論男性與女性皺紋相關的因素。

http://www.jidonline.org/article/S0022-202X(17)31408-2/pdf

這篇研究納入了3851個西歐或北歐人,年齡分佈是51到98歲,男女比為42:58。

研究結果首先,男性臉部皺紋面積(4.5%)比女性(3.6%)多,年齡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(當然)。
抽菸和皺紋顯著有關,特別是對女性的影響(抽菸增加30.9%皺紋),幾乎是男性(抽菸增加15.5%)的兩倍!

另外,比較低的BMI指數,也和皺紋增加有關,所以維持健康的體態,不必追求過瘦,比較不顯老喔。

在歐洲人族群中,比較白的膚色,和較少皺紋有關(也許他們比較無法常曬太陽,較少紫外線傷害?)。

女性方面,較多的皺紋跟低教育程度,以及喝酒相關!(所以抽菸喝酒都會增加皺紋喔),另外有趣的是,雄性素較高(free androgen index)的女生和有女性雄性禿(female pattern hair loss)的女生,皺紋反而比較少!!作者是認為這無法完全用BMI的因素解釋,因為兩者都有納入線性回歸計算。

結論是,針對不同的性別與族群,也許可以發展出更特異化,個人化的防皺策略。

而廣泛地來說,不抽菸,多防曬,是預防皺紋不會錯的兩件事!



---
蔡醫師門診時間
https://register.cgmh.org.tw/RMSTimeTable.aspx?dpt=83800A

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

夏天來了,毛毛蟲皮膚炎也來了



夏天是皮膚科的旺季,陽光/很熱的天氣/戶外活動等等都是原因之一,還有一些可愛(?)的小蟲,也是可能的罪魁禍首!

毛毛蟲皮膚炎,其實滿常見的,如果你到公園或其他樹木多的地方,躲在樹蔭下乘涼,沒有戴帽子或穿長袖,或者把衣服掛在樹上啊丟在草地上啊,就有可能被這些可愛的小蟲的毒毛所害!

JAAD期刊在2002年的其中一篇繼續教育CME,討論了各種熱帶動物造成的皮膚問題,雖然作者是歐洲人(誒)

DOI: http://dx.doi.org/10.1067/mjd.2002.120457


我們就看一下吧:

如果你接觸到蛾類(moth)的幼蟲,病症稱為Erucism(順帶一提,這個字根來自希臘文erucae=larvae幼蟲的意思),會造成疼痛紅腫,以及搔癢,嚴重的反應還可能起水泡,有趣的事,毛毛蟲的毛毛分兩種,通常短的尖的才是有毒的(有basal venom gland),比較長又色彩繽紛的毛,反而可能無害。

典型病灶像這樣一點一點的,符合毛毛蟲形狀






主要造成毒性的蛾類幼蟲有
Megalopygidae绒蛾
Arctiidae燈蛾科跟Saturniidae天蠶蛾科







嚴重的情況可以造成水泡或表皮壞死





















接下來的問題是,有時候我們看到的皮膚表現,並不符合毛毛蟲短短圓圓的形狀,這時候就不是直接接觸到蟲體造成的,可以是接觸到空氣中的飄落的毒毛。

舉例來說,在溫暖潮濕的繁殖季節,Hylesia屬的雌性毒蛾,會從腹部釋放大量毒毛,接觸到的時候,皮膚會受兩種傷害,首先是毒毛帶有的毒素,其次是異物輕微穿刺皮膚,就可以引起強烈的發炎反應。




接觸後的短時間或數小時內可能產生廣泛分佈的,紅腫又癢的丘疹,通常相當的癢,可能要一到兩週才改善,另外也有可能造成眼睛症狀,例如結膜炎或角膜炎。

最嚴重的狀況之一,是南美洲一種叫Lonomia的蛾類,接觸之後會發生嚴重的凝血功能異常,類似DIC(瀰漫性血管性凝血)的反應,造成全身各處大片的出血現象。


另外一種可怕的南美洲毒蛾叫Premolis,會造成數天的持續腫脹,與關節附近組織的纖維化影響關節功能。



雖然夏天一定要出去走走,不過還是要多注意樹上這些美麗的小蟲子們。


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

皮專考試系列:LEOPARD Syndrome


這個syndrome的名字很可愛,但是出現在考題就不可愛了...
這些lentigo有關的syndrome們,鑑別診斷至少有下列幾個:

基本款
Lentigo simplex: 深膚色人,無關UV,肢端Nail(+),不變nevus, melanoma不確定

SYNDROME們 (根據課本Fitz)

LEOPARD全身黑點
·         Lentigines (multiple)
·         Electrocardiographic conduction abnormalities
·         Ocular hypertelorism
·         Pulmonary stenosis
·         Abnormalities of genitalia
·         Retardation of growth
·         Deafness

LAMB 臉/生殖器部位黑點
Lentigen, atrial myxoma, cutaneous myxoma, blue nevus

Laugier-Hunziker臉/生殖器部位黑點, 唯一Acquired
hyperpigmentation of the oral mucosa, longitudinal melanonychia and genital melanosis

Peutz-Jeghers 唯一皮膚會退但口腔持續
腸胃道harmatoma息肉 (小腸)


Agminated lentigine 出生segmental,可能因mosaicism

這樣應該可以區分了吧
(才怪)

夏天又來了,關於兒童與孕婦使用防蚊液要注意的事



夏天又到了,蚊子更活躍,也出現了第一例本土登革熱,除了撲滅蚊蟲孳生的環境,蚊帳長袖衣物等物理性防蚊方式,化學性防蚊液也是選項之一,在門診很多媽媽會很擔憂的問,這個防蚊液可以用嗎,其實最常面臨的問題是,化學成分標示不清楚,或只寫草本配方,所以無法回答。

這邊我們參考美國CDC資料以及這篇2016年的論文: 

Chemical and Plant-Based Insect Repellents: Efficacy, Safety, and Toxicity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wem.2015.11.007
CDC Health Information for International Travel 2016


這邊的資訊以美國為主,主要常見的防蚊成分有以下幾項:
1.DEET
通常濃度10-35%,濃度不超過30%的可考慮用在2歲以上的小孩。曾經有報告過量使用造成中樞神經毒性的少數案例。

(這部分有些爭議,有些論文認為小孩用DEET發生癲癇的機率未必比大人高,有些國家兒童醫學會建議兩個月以下嬰兒不使用,有些國家建議六個月以下不使用,兩歲是一個相當嚴格的標準,但也有些論文支持)

2.Picaridin(歐洲:Icaridin)
比DEET不油膩也較無化學氣味,10-20%濃度的可持續作用12小時,但是同樣不建議在2歲以下小孩使用喔 

(也有些醫學會認為在兒童使用較無長期追蹤研究,對是否用在兒童持保留態度)

3.oil of lemon eucalyptus (或PMD:p-menthane-3, 8-diol)
從檸檬桉( Corymbia citriodora)的樹葉萃取(或是化學合成的其主要成分PMD),濃度10-40%和DEET同等有效,但美國FDA不建議使用在3歲以下的小孩

4.IR3535(3-[N-butyl-N-acetyl]-amino-propionic acid ethyl ester)

歐洲使用20年以上經驗與動物實驗未報告過小孩毒性,美國FDA在懷孕婦女分類為B級,但目前也沒有關於小孩使用的標準規範或建議可循。

濃度比較低的防蚊持續時間比較短,但濃度太高的(例如>50%的DEET也沒有更多好處還可能造成嚴重副作用),理想的產品上面會依美國政府建議,標註正確使用下,能持續有效防蚊的時間。

美國CDC也不建議使用兼具防曬和防蚊效果的雙效產品,除了混合成分可能影響效果,主要是因為兩者需要補擦的頻率跟量並不相同!

總結來說,比較不建議2歲以下小孩使用化學性防蚊,盡量以蚊帳等方式為主。
懷孕婦女方面,只有IR3535跟Permethin被列為B級,其他證據不足未有分級。


另外幾點注意:
-防蚊液只建議用在暴露的皮膚或衣物,不要擦在已經有穿衣服的位置。
-不要用在傷口部位。
-如果是噴霧式的,不要直接噴臉,先噴在手上再間接擦。
-使用防蚊液後,小孩回到家要洗澡,衣服也要洗過才下次再穿。


希望大家夏天都平安度過!


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

坐在車裡也要注意紫外線!比較不同車款擋風玻璃與側面玻璃阻絕UVA效果的論文




皮膚科專科醫師考試的課本就告訴我們,車子的擋風玻璃因為多是laminated,阻絕紫外線A光的效果不錯,但是側面車窗的玻璃就不一定了,JAMA Ophthalmology在2016年的一篇論文,就討論了紫外線A光帶來的白內障與皮膚傷害。

(先聲明本人沒有投資任何車業相關XD,事實上本人窮到連車都沒有!!)

這篇論文作者來自加州的Boxer Wachler Vision Institute,比較了15個汽車製造商的29款車,前擋風玻璃,與側面車窗的紫外線A光阻隔能力。車子的年份從1990到2014,平均年份是2010年。

結果整體來說前擋風玻璃對UV-A光平均可阻隔96%(最低95%最高98%),側面玻璃整體平均就只有71%的阻隔率,從44%到96%不等。




大家最有興趣的應該是這個表格,裡面車款很多,請大家自己看,我只列出側面玻璃阻隔率最好的幾個(>90%):

2011 Lexus Rx350 前面96%側面96%
2013 Mercedes 5550 前面96%側面95%
2013 Lexus Rx450H 前面96%側面92%

而側面玻璃UVA阻隔率低於50%的是2009 Mercedes E550 (44%)

結論是請各位駕駛,要注意可能的紫外A光暴露,特別是來自側面車窗的陽光!

當然影響測量結果的因素還可能有很多(請各車廠不要吉我 XD),出廠後的使用情形,不同供應商,乃至測量方法都可能有影響,所以僅供參考囉,這25款車也只是車市裡千百種的一小部分,主要目的不是比較好壞,是提醒大家注意紫外光傷害。如果您的愛車測量數值比較低也沒關係,還是有隔熱紙,戴帽子或是擦防曬等方法的。




全文可見:

http://jamanetwork.com/journals/jamaophthalmology/article-abstract/2522190













2017年5月20日 星期六

在美國申請皮膚科住院醫師訓練有多貴?


在美國什麼都大,但也什麼都要錢,和台灣相同,在美國申請皮膚科住院醫師訓練的program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這篇2016年JAAD的文章很有趣地,探討在美國,一個醫學生申請皮膚科住院醫師訓練課程,要花多少美元?

The cost of applying to dermatology residency: 2014 data estimates



結果真的是嚇死人的貴!!還好我是台灣人,不然一定無法當皮膚科醫師!2014年美國有463個醫學生申請皮膚科醫師訓練計畫,如果醫學生經由Match(住院醫師統一選配)方式,平均每個人光證照考試/提出申請總共需要的費用就要1682美元(5萬台幣左右),然後提出申請後,平均每個人有15個面試機會,這些面試估計總共又要花掉7500美元(20多萬台幣),最後總合,平均每個申請的醫學生,要花掉11324美元(至少34萬台幣),unmatched的方式也差不多,要9058美元。



這個花費實在不是小數目,畢竟美國的實習醫師薪水也沒有太高,因為實在太貴了,作者也提出一些想法,是不是可以透過視訊面試,或者分成幾個大區域,幾家醫院聯合舉辦面試,來減少醫學生的花費。

至於台灣的狀況,每年大概有25個職位(要看當年衛生署決定容額),每個皮膚科住院醫師通常也申請了不只一家醫院,雖然台灣的報名費與交通費相對不那麼貴,主要的壓力大概是apply的競爭激烈程度,如果沒有申請上,通常不是因為你不夠優秀,只是天時地利人和沒有完美配合的問題,總之祝福大家都加入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科別,另外安慰自己,至少在台灣申請住院醫師訓練比美國便宜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