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2月17日 星期日

methylisothiazolinon (MI)/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 (MCI)造成的接觸性皮膚炎



methylisothiazolinon (MI)/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 (MCI)
是一種殺菌成分,在台灣只要濃度不超過法定標準,是清潔品/化妝品的合法添加物,有抗菌與防腐的效果。

這個冗長的化學名字聽起來很陌生,換個較常見的商品名kathon ,不知道您有沒有在歐洲美國的新聞裡,注意這個名字,每年都可以看到爭議的報導,主要是因為這是個近年被認為越來越常見的接觸性過敏原。

台大醫院貼膚試驗的研究顯示,對methylisothiazolinon (MI)/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 (MCI)過敏的比例可能可達5%。特別是手部/臉部接觸性皮膚炎的人,要考慮這個成分造成過敏的可能性。

防腐劑聽起來很可怕,但我並不是要強調防腐劑不好,事實上可能造成接觸性皮膚炎的物質和天不天然無關,就是剛好該化學結構,和您的免疫反應有交互作用。

不過kathon的過敏還是要提醒大家,在很多洗髮精等產品中可能有此成分,allergy contact dermatitis不論濃度只要接觸都有可能發生,並不是濃度在合法範圍內就一定沒事,臨床上真的偶爾也都可以看到洗髮精過敏的病人。

另外這個成分也可能存在許多植物精油產品中作為防腐抗菌,台大醫院的研究也顯示,在kathon過敏的手部濕疹病人中,有幾位都接觸了芳療。

Contact allergy to methylisothiazolinone/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: 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in a referral center in northern Taiwan